药学科普 | 儿童发热时,退热药你用对了么?
发热是症状,而不是疾病诊断,积极查找病因,对症治疗,才能使患儿早日康复。儿童发热时,如何正确使用退热药?用法用量你用对了吗?
体温>38.5°C,必须用退热药吗
退热药本身不治病,只是让患儿舒适一些。所以在患儿有明显不适(如烦躁、拒食、精神不振等)时建议用退烧治疗,不单纯以温度来判断是否用退热药。
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超过38°C,需立即就医,切勿自行用药。
如何选择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
● 适用年龄:≥3个月。
● 剂量:每次10-15mg/kg,间隔4-6小时。
● 注意事项:对胃肠道刺激小,但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布洛芬(美林)
● 适用年龄:≥6个月。
● 剂量:每次5-10mg/kg,间隔6-8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 注意事项:退热效果较持久,但可能刺激胃黏膜。
退热药是否可以交替使用
避免交替用药。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可能增加剂量混淆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使用配套量器(如滴管或注射器),避免用家用勺子估量。
退热药有口服和肛塞剂型,都需要入血发挥作用,因肛塞剂量不够精确,尽量选择口服,除非口服困难、呕吐,又需要退热者。
物理降温要注意时机
1.温水擦浴容易使患儿发冷、寒战,注意使用时机(避开酒精),以患儿舒适为前提,非必需选择。
2.退热贴效果有限,可作为辅助措施。
退热药使用常见误区
1.发热造成的脑损伤极为罕见,除非体温持续超高热(如中暑)。
2.复方感冒药可能含退热成分,与退热药联合用药容易导致用药过量,应予以避免。
3.退热药不治疗病因,注意及时就医,查找病因。
特殊情况处理
1.热性惊厥:一般出现在发热24小时内,持续时间<5分钟。保持侧卧位防止窒息,后续就医排查病因。
2.慢性疾病患儿:如心脏病、代谢性疾病,需遵医嘱个性化处理。
退热药吃了还在发热怎么办
1.核对患儿体重,退热药是否足量。
2.药物是否过期。
3.混悬液药物服用前先摇匀。
4.是否已到退热药起效时间。
退热药的目标是缓解患儿不适,而非强行降温。家长应关注患儿的整体状态(如活动力、饮水量),而非单一体温数值。科学用药+密切观察+及时就医,是应对儿童发热的关键。
- 标签:
上一篇: 健康科普 | 如何轻松辨别自己是否贫血?
下一篇: 健康科普|警惕冠心病!健康从“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