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 正文

健康科普

你以为近视还早?孩子的“远视储备”可能正在被透支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10-24
字号: + - 14

  很多家长心存疑问:宝宝还那么小,近视真的需要早早预防吗?

  答案是:非常需要!

  别以为“孩子还小,近视离得远”——事实上,0-6岁是视觉发育的“黄金窗口期”,这期间的用眼习惯与环境,直接决定了未来视力健康。早期干预,才是遏制近视发生的关键。

近视是如何发展形成的?

  新生儿时期,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称之为“远视储备量”。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正视后若眼球继续增长,则出现近视。

什么是“远视储备不足”?

  远视储备量不足是指裸眼视力正常、散瞳验光后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远视度数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3岁前生理屈光度为+3.00D,4-5岁生理屈光度为+1.50D-+2.00D,6-7岁生理屈光度为+1.00D-+1.50D。

  举例说明:

  如4-5岁的儿童生理屈光度为150-200度远视,则有150-200度的远视储备量,如果此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屈光度只有50度远视,意味着其远视储备量消耗过多,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

近视不只是戴眼镜那么简单

  近视不光对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影响,高度近视还可引起眼底视网膜病变,严重的可导致视网膜脱离而致盲。因此,家长要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用眼环境,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尽可能延缓近视的发生和进展。

早期预防近视的

主要措施有哪些?

  01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户外活动接触阳光,能促进眼内多巴胺释放,从而抑制眼轴变长,预防和控制近视过早发生。所以儿童应坚持户外运动。3-6岁儿童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应在2小时以上,尽可能“目”浴阳光。

  02 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

  要减少读书、画画、写字等近距离的用眼时间,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不在走路、吃饭、卧床时,以及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字,每次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过长,二十分钟左右要停下来休息一下眼睛,可以远眺5-10分钟。建议低龄儿童尽量以家长读绘本为主进行阅读,避免儿童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

  03 限制电子视屏产品使用

  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视屏类产品易消耗儿童远视储备量,影响视力发育。建议婴幼儿禁用手机、电子手表、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手机、电子手表、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

  04 其他措施

  要选择有足够亮度、频谱宽而且没有频闪和炫光的台灯,使用时也要打开房间其他灯,保证充足亮度。保证均衡膳食、确保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新生儿视力发育需要良好的环境亮度,白天要保证室内光线明亮,夜间睡眠时应关灯。

  近视预防应该从小开始。建议家长陪同孩子建立眼健康档案,监测视力发育和远视储备量的变化,及时发现近视征兆并进行干预或矫正。

  •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