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听力健康 | 这些爱耳知识,请“听”好!
耳朵,堪称人类的另一双慧眼,让我们聆听世界的旋律,感知万物的细语。无论年龄几何,听力一旦受损,无论程度轻重,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保护双耳至关重要。
年轻人 听音乐声音过大易致耳聋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长时间暴露在响亮的声音中会使耳朵感觉细胞疲劳,导致暂时性的听力损失或耳鸣。听觉虽会随着感觉细胞的恢复而改善,但当暴露的声音特别大、经常听或持续时间过长时,会造成感觉细胞和其他结构的永久性损伤,导致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
建议
使用耳机时参照60/60原则,即音量尽量保持在最大音量的60%,每次佩戴耳机时长不超过60分钟。如您长期暴露在高音环境中,需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以便尽早识别听力损失。
老人 早用助听器,老痴减三成
中度至重度听力损失患者使用助听器,比不使用助听器的同类别患者患老年痴呆的风险降低。听力损失会导致大脑结构的变化,如果没有足够的输入保持大脑活跃,大脑会在某些区域出现萎缩,导致痴呆。如果持续出现倾听困难,大脑工作负荷会加重,导致疲劳,为思考和记忆问题埋下隐患。而且听力受损的人可能会放弃社交活动,进一步加重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护耳方法 这一系列知识请收好
1.预防耳内进水,防止外耳道发炎
外耳道深达2.5-3厘米,游泳、洗澡或洗头时耳内进水,水不易流出,会诱发急性外耳道炎,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听力下降。特别是已经有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患者,非常容易导致中耳炎。一旦外耳道内进水,可以通过头偏向一侧,让水流出来,再用棉签轻轻擦拭。
2.预防噪声性耳聋很重要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引起的耳聋被称为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治疗起来难度很大,一旦出现还会有持续下降的过程。噪声性耳聋关键在预防,如不要长时间使用耳机;过节放鞭炮要离鞭炮远一点,尽可能捂上耳朵;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应该戴隔音用耳塞、耳罩,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工间休息。
3.突然出现听力下降要第一时间诊治
如今,许多人的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增加,与之相伴的一种疾病——突发性耳聋也明显增加了。突发性耳聋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还伴有耳鸣或者眩晕、耳内闷塞感。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塞”,因此越早治疗越好。若病症超过15天,听力恢复就较难了。为预防突发性耳聋,生活中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熬夜。一旦出现听力突然下降或耳鸣应尽快向耳鼻喉科医生求助。
守护听力
乐享健康生活每一天
- 标签:
- 耳鼻喉科
上一篇: 健康科普 | 中医视角下的咳嗽
下一篇: 健康科普 | 如何轻松辨别自己是否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