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支部生活 >> 正文

党建工作

支部生活

春眠不觉晓,我却睡不着?专家进社区解决失眠困扰!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您是否在为

  睡不着、睡不好、睡不醒而烦恼?

  您是否有睡觉打鼾、憋气的困扰?

  怎样才能让自己拥有良好的睡眠?

  今天是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今年主题是“健康睡眠,优先之选”。为推广科学睡眠,普及睡眠卫生,预防睡眠障碍,早诊早防早治,近日,生态城医院老年病科党支部及内科党支部组织医生进入宜禾社区,开展了失眠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知识讲座及义诊活动。

  活动在张淑敏主任介绍睡眠的重要性及失眠的危害中开始。

1.jpg

  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科黄雨蒙主治医师为大家科普了如何识别失眠、干预失眠、正确使用药物治疗。

2.jpg

  内科吴镯主治医师详细分析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害,并对其检查及治疗方式进行讲解。

3.jpg

  最后,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科及内科多位医师为居民提供义诊服务,并对居民存在的相关疑问进行答疑解惑。

4.jpg

  调查显示,约80%的老年人群被失眠困扰,失眠对身心健康会造成巨大影响。此次活动,为社区居民普及了健康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健康素养。

睡眠科普小知识

  几点入睡最合适?

  适宜的睡眠时长是健康睡眠的基础。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睡眠时长的需求不同,且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说0-3月龄婴儿每天需要13-18小时,4-11月龄婴儿12-16小时,1-2岁幼儿11-14小时,学龄前儿童10-13小时,中小学生8-10小时,成年人7-8小时,老年人6-7小时。规律的睡眠时间是健康睡眠的保障。成年人推荐晚上10-11点入睡,早晨6-7点起床;老年人推荐晚上10-11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

  如何判断睡眠质量的好坏?

  良好睡眠质量通常表现为:入睡时间在30分钟以内(6岁以下儿童在20分钟以内);夜间醒来的次数不超过3次,且醒来后能在20分钟内再次入睡;醒来后感到精神饱满、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睡眠障碍有哪些危害?

  长期睡眠不良会导致反应迟钝、学习工作效率下降,还会诱发焦虑、抑郁等问题,增加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患病风险。

  如何拥有高质量睡眠?

  睡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宜的睡眠环境来支持。

  1.养成规律的睡眠时间,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避免久坐,适度晒太阳。

  2.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根据个人的习惯保持适宜的光线强度,室内温度在20℃-24℃、空气湿度在40%-60%为宜,经常开窗通风。

  3.床垫宜相对坚实,不要过度松软塌陷,枕头高矮适中,被褥清洁干燥。

  4.运用正念、放松训练、认知调整等心理疏导技巧,睡前洗澡泡脚等,都有助于睡眠。

  5.熬夜、睡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晚饭过饱过晚、睡前吸烟、饮酒、喝茶或咖啡、睡前长时间剧烈运动等,都会对睡眠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年龄、遗传、情绪、压力、工作方式、疾病、药物等因素也会对睡眠造成影响。

  如果睡眠问题已影响到健康和日常的工作生活,应尽早去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