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出现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疫情!防蚊是关键,这些知识要知道!
7月8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通报了一起由境外输入引发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疾病名字,随着这则通报迅速引起了全国主流媒体的关注和讨论。它到底是什么?有多严重?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一文说清!
1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急性传染病,其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病毒通过感染蚊虫叮咬人类后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性感染。实验室研究显示,病毒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但目前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
2 基孔肯雅热的临床表现
感染病毒后,通常有2-12天的潜伏期(多数为3-7天),然后进入发病期:
1.急性期(发病初期)
患者多以发热、皮疹、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脑膜脑炎、肝功能损伤、心肌炎及皮肤黏膜出血。
2.恢复期(急性期过后)
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僵硬状态可完全恢复;部分患者持续性关节疼痛和僵硬可达数周至数月,甚至3年以上;个别患者留有关节功能受损等后遗症。
3 基孔肯雅热的治疗方式
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的特效抗病毒疗法,也无可供使用的疫苗。主要为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
1.退热处理:发热是基孔肯雅热的常见症状,对于高热患者应先采取物理降温,有明显出血的患者避免酒精擦浴,可使用非甾体消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片)进行对症治疗,但需要注意避免其对胃黏膜的刺激和可能引起的其他副作用。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会增加出血风险)。
2.止痛处理:基孔肯雅热感染会导致关节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片缓解疼痛。对于严重疼痛,可考虑使用曲马多片。
3.止血治疗:有出血倾向者可予维生素K注射液治疗,出血严重者可用酚磺乙胺注射液、云南白药胶囊等止血药。
4.脑膜炎的治疗:基孔肯雅热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脑炎。对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治疗要点是防治脑水肿,可使用甘露醇、呋塞米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5.补液治疗: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补充电解质。
其他疗法
1.康复护理:急性期过后,恢复期关节僵硬疼痛者,建议进行适度的物理治疗,如推拿、热敷、按摩、针灸和关节活动训练,以促进康复。
2.调整生活方式:
基孔肯雅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增强免疫力。适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
- 标签:
下一篇: 今年三伏比较短,燃脂效率却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