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年轻化?中医教你“对症下茶”降尿酸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常见健康问题。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达14%,痛风患病率在逐年攀升且趋于年轻化。这种现状与饮食结构失衡(高能量、高嘌呤食物、酒精、高果糖饮料)密切相关。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如控制体重、限制高嘌呤食物),中医食养,特别是辨证施膳的茶饮疗法,为控制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改善体质,提升生活质量,提供了一种温和、有效的辅助手段。
中医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认识
中医认为,痛风是“本虚标实”之病。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是基础(本虚),加上过食肥甘厚味,体内产生痰浊、湿热、瘀血等病理产物(标实),这些“垃圾”堵塞在筋骨关节,就导致了疼痛发作。
此时,辨清体质证型,对症调理才精准:
1 湿浊证(常见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或痛风间歇期)
特点:身体困重乏力、体型偏胖、爱吃油腻甜食、口黏不想喝水、大便粘腻。
舌脉: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滑。
核心问题:脾虚湿盛,运化不畅。
2 湿热证(常见于痛风急性发作期)
特点:关节红肿热痛剧烈!发作频繁,可能伴有发烧、烦躁、口苦口臭、大便粘臭或干结等症状。
舌脉:舌红,苔黄腻或黄厚,脉弦滑或滑数。
核心问题:湿热内蕴,流注关节。
3 痰瘀证(常见于痛风间歇期或慢性关节炎期)
特点:关节肿痛反复发作、局部有硬结或发暗、刺痛、活动不灵、甚至变形。
舌脉: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或弦滑。
核心问题:痰瘀互结,阻滞经络。
4 脾肾亏虚证(常见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特点:关节疼痛反复、僵硬变形、腰膝酸软、乏力明显、肢体困重、腹胀、大便黏滞或稀溏。
舌脉: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缓或沉细。
核心问题:脾肾阳气不足,水湿不化。
对症下“茶”:中医调理茶饮方
温馨提示:以下茶饮建议在医生或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结合自身体质选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对含特定药材(如薏苡仁、山楂、桃仁、人参等)的茶方需格外谨慎或避免(文中已标注)。药材建议在正规药店购买。
1 湿浊证
1.橘皮茶:橘皮3g+茯苓9g+菊苣6g+葛根6g
做法:容器中加足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后当茶饮,可分多次饮用。
2.砂仁橘皮茶:砂仁6g+橘皮3g+生姜6g+菊苣6g
做法:容器中加足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后当茶饮,可分多次饮用。
3.菊苣薏苡仁茶:菊苣6g+薏苡仁9g+菊花3g
做法:容器中加足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后当茶饮,可分多次饮用。孕妇慎用。
2 湿热证
1.金银花荷叶茶:金银花6g+荷叶6g+菊苣6g+薏苡仁9g+甘草3g
做法:容器中加足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后当茶饮,可分多次饮用。孕妇慎用。
2.玉米须白茅根茶:玉米须30g+鲜白茅根30g+金银花9g+栀子3g
做法:容器中加足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后当茶饮,可分多次饮用。
3 痰瘀证
1.橘皮莱菔子茶:橘皮6g+莱菔子6g+山楂12g+菊苣10g
做法:容器中加足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后当茶饮,可分多次饮用。孕妇慎用。
2.桔梗橘皮茶:桔梗6g+橘皮6g+桃仁6g+薏苡仁9g+菊苣10g
做法:容器中加足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后当茶饮,可分多次饮用。孕妇慎用。
4 脾肾亏虚证
1.山药茯苓茶:山药9g+茯苓9g+薏苡仁9g+百合6g+大枣3g
做法:容器中加足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后当茶饮,可分多次饮用。孕妇慎用。
2.人参黄芪茶:人参(人工种植≤5年)3g+黄芪9g+百合6g+菊苣6g+葛根6g
做法:容器中加足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后当茶饮,可分多次饮用。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
- 标签:
- 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