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全面认识糖尿病——从血糖异常到科学管理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们日常饮食中的精制米面、高糖水果、甜点饮料比例显著增加,这无形中推高了整体血糖负荷。与此同时,现代生活节奏下,久坐少动成为常态,身体对血糖的利用效率逐渐降低。这种“进多出少”的血糖代谢模式,正悄悄扩大糖尿病的潜在人群。
一、认识高血糖
当血糖浓度超过7.0mmol/L时,我们称之为高血糖症。但并非所有血糖升高都意味着疾病,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初步判断:
生理性高血糖:通常在摄入高糖食物后1-2小时出现,也可能因运动、情绪激动、饮酒等应激状态引起,这些情况下血糖升高通常是暂时的。
病理性高血糖:除了糖尿病本身,还可能是甲亢、肢端肥大症等内分泌疾病的表现,也可能与颅脑损伤、发热、脱水等疾病状态有关,或由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诱发。
二、了解糖尿病
糖尿病本质上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阻,导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其核心特征就是持续的高血糖状态。
三、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以下四项中符合任意一项,并需在另一日重复检测确认,即可初步诊断为糖尿病:
1.有明显糖尿病症状,且随机血糖≥11.1mmol/L。
2.空腹血糖≥7.0mmol/L(空腹是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
3.口服75克葡萄糖水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4.糖化血红蛋白≥6.5%。
四、糖尿病带来的代谢紊乱
持续的高血糖会引发全身性的代谢失调:
1.血糖水平持续偏高。
2.多余的血糖转化为脂肪,导致血脂异常。
3.脂肪代谢紊乱,血浆中的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升高,在胰岛素严重不足时,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
4.蛋白质合成受阻,分解加速,造成负氮平衡。
五、糖尿病的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需紧急处理)
1.酮症酸中毒:严重时可致昏迷。
2.乳酸酸中毒。
3.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慢性并发症(长期发展)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蛋白质糖化,影响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逐渐引起:
1.眼底病变、肾功能损害。
2.周围神经病变。
3.心脑血管疾病。
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反映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对预防这些并发症至关重要。
六、糖尿病相关检查项目
除了基本血糖监测外,医生还可能建议:
1.糖化血清蛋白:反映过去2-3周血糖控制情况。
2.胰岛素检测:帮助判断胰岛功能,区分糖尿病类型。
3.C肽检测:
● 辅助糖尿病分型。
● 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 评估胰岛功能。
● 诊断不明原因的低血糖。
● 监测胰腺移植后恢复情况。
温馨提示
糖尿病虽然常见,但通过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定期监测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注血糖健康,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 标签:
- 糖尿病
下一篇: 阑尾炎术后如何科学护理?这份指南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