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来袭前,这些知识你必须知道!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甲流作为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如果误判或拖延,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掌握以下几点,帮你科学应对、安心过冬。
一、什么是甲流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流感病毒的甲、乙、丙、丁四型中,甲型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变异,历史上多次流感大流行都与之相关。
二、甲流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1.接触史
如果你近期接触过甲流患者,或身边有多人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就要警惕甲流。普通感冒多为散发病例,通常没有明确的传染链。
2.症状差异
发热:甲流多为高烧(常超38.5℃),感冒一般不发烧或低烧。
全身症状:甲流往往伴有明显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感冒则以鼻塞、流涕、打喷嚏为主。
病程:甲流可持续约2周,感冒一般5–7天自愈。
3.并发症风险
甲流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对儿童、老人及免疫力低的人群风险更高。普通感冒很少出现严重并发症。
三、甲流如何治疗
1.抗病毒药物治疗
对于确诊为甲流的患者,抗病毒药物是关键的治疗手段。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和RNA聚合酶抑制剂(如玛巴洛沙韦)。这些药物能够有效缩短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奥司他韦:这是最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之一,适用于成人和儿童。研究表明,奥司他韦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能够显著减轻症状并缩短病程。如果开始服用奥司他韦,建议连续服用5天,以确保疗效。
● 其他抗病毒药物:如帕拉米韦和玛巴洛沙韦,也可用于治疗甲流,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2.对症治疗
除了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也非常重要。针对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这两种药物不仅可以退烧,还具有止痛作用。建议体温超过38.5℃时使用其中一种,避免同时使用两种药物,以免造成肝肾功能受损。
● 止咳化痰药物:如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可适当使用止咳化痰类药物,帮助缓解不适。
用药注意:
在使用复方制剂时,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避免与其他药物成分重复使用,以免造成药物过量,带来不良反应。
四、如何预防甲流
1.接种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推荐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
2.做好日常防护
勤洗手,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常通风,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洁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
3.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保持好心情,都是守护免疫力的基础。
4.康复后关注身体
若感染甲流后仍持续有胸闷、咳嗽不止、异常疲劳等症状,建议及时检查,如胸部CT、心电图等,排除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甲流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了解它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和治疗措施,就能有效应对。如果出现疑似甲流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 标签:
上一篇: 药学科普 | 常见维生素与矿物质怎么补?